综合新闻

新疆生地所与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举行科技协作座谈会

时间:2019-09-06

  95日,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主任伊力哈木·伊马木一行4人来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生地所所长张元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谢凤臣、科研处处长桂东伟、综合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朱宏、阿克苏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李新虎等陪同调研,双方围绕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作展开交流,并就合作事宜进行洽谈。 

  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副主任卢刚介绍了水土保持监测点的基本情况,全疆现有24个监测点,其中自治区有18个,兵团有6个,监测站点存在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监测站点代表性不强、亟需优化布局等问题,希望依托新疆生地所的野外台站,优化部分监测点,增加风蚀观测场、冻融侵蚀观测场、草地监测点等。 

  桂东伟介绍了研究所11个野外台站的布局、建站特点、基础设施配置等情况;谢凤臣提出双方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问题、野外站系统化建设、长远合作发展的必要条件等;朱宏围绕野外站基础设施建设、水源保障等问题提出了合作要求;李新虎对阿克苏站的水土保持监测、风蚀观测条件等进行了介绍。 

  张元明指出,推动与自治区水利厅在优化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站点方面的合作,是新疆生地所开展院地合作的重要方面,基于研究所野外站的特点和条件,在新增、升级改造监测点时,合作各方要通盘考虑,加强顶层设计,包括如何实现数据的标准化、数据的无缝对接、站点在全国范围内的科学布局、站点运行的长效机制等,使站点设置科学、规划长远、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伊力哈木·伊马木表示,自治区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在运行管理、监测手段和监测点布局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放管服”改革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相比存在差距,全疆14个州(地市)仅建立了7个水土保持监测分站,最困难的是缺乏技术人员,依靠自身力量很难解决。在与新疆生地所、林科院、兵团等合作完成编制规划后,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将向水利部报批,积极申请项目资金,尽快促成合作的展开。 

洽谈场景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