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国首部鹫类专著《新疆兀鹫》出版

时间:2017-03-13

  鹫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类群,被誉为自然界的“清洁工”。全球鹫类仅存23种,中国约有8种(占34.8%),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新疆、西藏等。所有的鹫类均被列为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   

  鹫类作为地球的“清洁工”或“卫生员”,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物种。它们可以降低细菌和疾病的传播,如鼠疫、炭疽和狂犬病等,还可以减少尸体散发的有害气体(毒气)的排放。近年因为滥用兽药,鹫类面临的生存问题越来越严重。 

  兀鹫俗称“座山雕”,新疆当地人称之为“塔斯喀拉”或“妖勒”。新疆鹫类研究一直是个空白,在近10年的时间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马鸣研究员团队申请了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针对猛禽繁殖及其现状开展了研究,均涉及监测难度较大的种类,如猎隼、金雕、高山兀鹫、秃鹫等。众所周知,在食物链中,污染及药物的积累中毒,或者二次中毒,通常是这样一个传递过程:草食动物—杂食动物—肉食动物—腐食动物……腐食者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可能是二次中毒、三次中毒的最终受害者。20152016年,马鸣曾提出拯救“三鹫”之倡议,建议在中国重点保护秃鹫、高山兀鹫、胡兀鹫三种不同类型的鹫类,旨在引起对8种鹫类(包括胡兀鹫、白腰兀鹫(拟兀鹫)、高山兀鹫、欧亚兀鹫、秃鹫、黑兀鹫、细嘴兀鹫和白兀鹫)的关注和保护。  

  近日,马鸣等编著《新疆兀鹫》一书,详细介绍了鹫的分类、分布、演化、繁殖、迁徙、食物、行为及生存现状。由于环境污染、兽药滥用、食物中毒、栖息地丧失、偷猎、传统药材与食物利用等原因造成鹫类种群生存情况令人堪忧。项目组采取定位观察、标记、红外相机监视、无人机寻踪、人造卫星定位、残留食物采集与分析、获得初步结果。马鸣希望通过此书的编著,引发人们对鹫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