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北京日报】普氏野马重返故乡还好吗

时间:2014-10-21

 链接: 

    作者 汪沐阳

    新闻背景

  普氏野马的故乡是中国,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野马。然而上世纪70年代普氏野马不幸已在野外灭绝。

  自1985年至2005年,中国从西方多个国家动物园共引入24匹普氏野马,放入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吉木萨尔野马繁育中心,并开展了野放实验。不久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新疆野马繁育中心科研人员合作,首次发表论文详细报道了普氏野马种群在新疆的发展现状。

  普氏野马在分类上属于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是世界上存活的唯一野马,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意义。全世界目前只有1800多匹,比大熊猫的数量还稀少,被一些人誉为“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动物”。

  普氏野马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西南部干旱草原地带,因此它又被称为准噶尔野马或蒙古野马。普氏野马是大型食草动物,体型健硕,体长约2.8米,身高1米以上,体重约为300公斤。学者们对普氏野马的分类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普氏野马与家马同属于马亚属,有的学者将普氏野马与家马划分为同一个种,但一般观点认为普氏野马与现代家马是具有共同祖先的亲戚。

  从1985年至1991年,中国国家林业局先后从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动物园将18匹人工饲养的普氏野马重新引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在当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首次捕捉普氏野马的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疆吉木萨尔县,建立了普氏野马繁育中心,从此开展了中国人工饲养繁育普氏野马的保护恢复工作。为提高圈养普氏野马的遗传多样性和活力,2005年新疆野马繁育中心再次从德国引入6匹雄性普氏野马。目前经过近30年的努力,新疆吉木萨尔野马繁育中心共繁育普氏野马352匹。

  1995年,野马繁育中心向上海野生动物园输送了15匹野马,并先后在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等半散放了5批次72匹野马。另外,2008年野马繁育中心开始与蒙古国戈壁B保护区合作交流,并且在2012年成功向蒙古国输送了4匹雄马,从而开始了野马互换交流的国际合作。目前在野马繁育中心还饲养有100多匹野马。因此,野马繁育中心已成功建立了具有一定种群数量、低近交系数的圈养种群,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野马繁育基地。

  野放是中国野马重引入工作“野马还乡”的最终目标。2001年,吉木萨尔野马繁育中心圈养的普氏野马数量已超过100匹,圈养种群的健康发展使得野马散放工作得以开展。在经过充分的科学评估与论证后,新疆野马繁育中心决定在200千米以外的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卡山保护区)尝试放归野马。该保护区是为保护荒漠有蹄类动物专门成立的保护区,区内分布有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等有蹄类动物,它在历史上曾经也是普氏野马在中国最重要的分布区。

  2001年8月28日,新疆野马繁育中心首次在卡山保护区放归27匹野马。2003年野马第一次野外自然繁殖取得成功。截至2013年底,共在卡山保护区4个野放区域放归野外13批次89匹野马。如今,栖息于该保护区的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发展到127匹。

  野马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不会与家马主动接触,总是保持很警觉的特性,遇见家马群,野马群会主动回避。多数野马会在食物缺乏和家马干扰强烈的冬季,主动回到散放点,有时也需要通过撒干牧草的方式将野马逐渐引回到围栏内。

  野马野放后,保护区管理人员专门安排人员对野马进行常规的跟踪监测,并记录野马最基本的活动规律与行为特性。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科研人员也就野马的食物组成、水源点利用、天敌防御、寄生虫感染等开展专门的研究,以判断野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然而,由于冬季野外食物短缺,暴雪大风和极端低温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野马在野外的生存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每年冬季,有一部分尚未适应严冬的普氏野马还只能被引诱回保护性围栏内,人工提供食物以增加冬季存活率。这部分普氏野马仅能称为半野放种群。另外一部分野马已经逐渐适应了野外环境,野性明显增强,野放初步取得成功。

  人们已经开展了多次人工繁殖濒危动物放归自然的实验,但是,成功的案例不多。普氏野马放归自然经过了充分论证和长时期的准备,但放归十多年来仍面临很多困难。

  首先,道路和车辆对野马造成了一定的干扰。216国道横穿卡山保护区,是连接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与乌鲁木齐的重要通道,来往车辆较多。为方便野马运输和管理监测,2001年第一批野马放归区域选择靠近216国道,在2007年先后导致5匹野马被车辆撞死。因此,之后的放归点都选择在保护区深处,远离216国道区域。

  其次,家畜在冬季与野马争夺有限的食物资源。虽然野马散放区域选择在卡山保护区内,但该保护区人为干扰依然很严重。每年冬季大约20万头羊、马等家畜进入保护区,占据了大部分食物较好的草场,与野马争夺有限的食物资源,迫使普氏野马向条件恶劣的边缘地带移动,给放归普氏野马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再次,家马对野马构成极大的威胁。普氏野马有66条染色体,家马有64条染色体,但普氏野马可以与家马杂交产生可育的杂交后代。冬季在保护区中游荡的家马群与野马频繁接触。一方面家马与普氏野马公马打斗、抢夺母马,如果杂交将导致野马的血统不再纯正。另一方面它们的接触增加了向野马传播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风险,可能导致野马死亡。

  最后,近年来在保护区内开展的道路铁路建设和煤炭与煤化工开发对野马还乡构成巨大威胁。原本216国道已经将卡山保护区分割为东西两个区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放归野马的自由迁移。另外,一条总长206公里的铁路和一条总长370公里的高速公路正在设计中,将穿越保护区,加上已经修建成功即将投入使用的乌伦古河至保护区核心区域的引水渠,再次将卡山保护区分割成更小的破碎区域。此外,已经入驻和拟入驻的近20家煤炭与煤化工企业散布在保护区内,导致普氏野马的栖息地进一步破碎化。

  在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下,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数量将逐渐得到控制和缩减,因此放牧对野马的干扰应该能够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逐步消除。然而,越来越多的煤炭与煤化工企业正进入保护区内,以及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建设工程,又给野马还乡提出了更大更加难以克服的挑战。

  因此,野马回家的路还很长,成功与否,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背景知识

  发现普氏野马曾轰动一时

  1879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首次在野外发现该物种,随后普热瓦尔斯基曾率领探险队先后三次进入新疆,在准噶尔盆地采集到了野马标本,并将捕获的野马驹运回圣彼得堡,那是西方人第一次见到野马。1881年俄国学者波利亚科夫以普热瓦尔斯基为名正式将野马标本定名为“普氏野马”。由于此前普遍认为野马已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普氏野马的发现曾轰动一时。

  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自俄、德、法等国的探险队开始在新疆大规模捕猎普氏野马,并将28匹野马运回国内。

  随后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战争的破坏、畜牧业快速发展、草原的过度开垦、矿业开采侵占等多方面因素,致使普氏野马分布区急剧缩小,种群数量不断降低。最后一次野外观察到普氏野马是1969年在蒙古国戈壁,之后,野生普氏野马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于1980至1982年,以及1998年开展的新疆普氏野马专项调查,亦未发现普氏野马的踪迹。普氏野马保护状态也由濒危变为野外灭绝。

  1890年,德国探险家格里格尔从中国捕捉了52匹野马幼驹运回德国,其中有13匹成功繁衍,全球圈养的普氏野马基本上都是这13匹野马的后代。至今,普氏野马圈养种群数量已超过1800匹,分别饲养于全球130多个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和动物园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