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新疆生地所在卢旺达社区防灾减灾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时间:2017-10-16

  自然灾害往往容易造成大的灾害风险和损失,是目前人类社会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在当前全球变暖条件下,自然灾害导致土地和水等自然资源的退化和污染,同时会影响到人类的福利;由于适应和应对能力有限,受影响最大的是贫穷国家。卢旺达位于东非内陆,在全球变暖条件下,降雨强度和频率加大,常常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类生活来源带来巨大影响。通过加强抗灾减灾能力方面的教育,以提高社区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的技能和知识,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加强人们应对灾害风险和损失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卢旺达在社区的防灾减灾教育中的课程设置情况,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兰海研究员团队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研究方法,在2016年走访了与防灾减灾教育相关的卢旺达灾害管理和难民部、卢旺达教育委员会和位于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市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在走访中,随机选择了56受访者,其中包括政府官员、教师和学生。   

  研究结果显示,卢旺达社区抗灾、减灾及灾后重建教育仍处于较低的阶段,受访者的防灾减灾意识也较低。分析结果还表明,灾难课程主要设置在中学,而不是在小学;课程教授通常也停留在理论上,与其他课程穿插混合进行,并缺乏与实际结合。此类课程的设置仍然受到有限的关注,抗灾减灾教育在减少社区易受灾害影响方面的目的难于达到。研究小组建议灾害相关课程应从小学到研究生教育各阶段作为独立的课程,并配合合适的教材开始,对减灾相关员工提供技术培训,传播实用的减灾及灾后援助知识,并将减灾和防灾纳入政府决策过程,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  

  这一研究成果以Extent of Disaster Courses Delivery for the Risk Reduction in Rwanda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杂志上 

   文章链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