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庆首页
    • 所庆公告
    • 所庆指南
    • 历史沿革
    • 获奖成果
    • 贺词贺信
所庆50周年
  所庆公告  
  所庆指南  
  历史沿革  
  获奖成果  
  贺词贺信  
  “生地精神”指引我成长  
  所长致辞  
  媒体视角  
  所庆通知  
  所庆动态  
  多媒体  
  历史回顾  
  图片新闻  
您先在的位置:首页 > 所庆50周年 > 媒体视角
2011-07-15 | 编辑: | 【大 中 小】

新疆地貌

新疆有多少平原?有多少沙地、沙丘、沙山?现在,通过新疆数字地貌图就可以一目了然。日前,记者从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了解到,1∶100万新疆数字地貌图现已基本绘制完成,待后期工作全部结束后,地图将会发布在互联网上和大家共享。到时,旅游爱好者可以在互联网上一睹新疆地形分布,选择更多的适合自己出行的线路。

精度达到国际水平

新疆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除了海洋地貌,几乎拥有了所有的陆地地貌类型。但在新疆数字地貌图绘成之前,没有大于百万比例尺的新疆地貌图,这阻碍了新疆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规划等应用基础研究的深入开展,新疆数字地貌图正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

新疆数字地貌图是以卫星影像结合其它资料进行地貌类型划分后编制的。地貌图分16份,研究人员将这16份地貌图实现了无缝拼接,在制图精度和制图速度方面都达到了国际水平。

新疆数字地貌图存在电脑要占60GB的存储空间,而一首普通歌曲大约只需要3MB的存储空间,也就是说存新疆数字地貌图的存储空间至少能存下2万首普通歌曲。由此可见这个地图的详尽与“庞大”。

近日,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发相等科研人员在数字地貌图上进行了面积统计,得出新疆地貌类型的结构是平原、台地面积仅占35.41%,表明新疆是以山地、丘陵和沙丘为主的省区;干燥、风成地貌占51.04%,流水地貌仅占27.48%,反映出新疆荒漠面积的广大与优质土地资源的不足。该成果已经在新疆生态保育与重建区划、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等国家重大项目中得到应用。

历经30年绘制而成

从1978年到2008年,新疆数字地貌图的绘制经历了30年的努力。早在1978年新疆荒地资源考察期间,地貌图绘制工作者毛德华等人就开始了新疆地貌图的编制工作。限于当时的工作条件,至1988年,在考察了98条路线的基础上,毛德华等15人用手工完成了1∶100万纸介质版的三色图,这为新疆数字地貌图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杨发相于1980年参加绘制工作,从1980年至今,他和他的队友走遍了新疆的每一个角落,把一个个地形的“点”连成“线”,这些“线”就构成了现在的1∶100万新疆数字地貌图。

杨发相说,之所以经历了这么多年是因为当时全靠手工来测量、绘图,每一个数据,都要经过长途跋涉的野外调查才能得出来。

杨发相介绍,新疆数字地貌图编制工作全部完成后,将把这个资源发布在互联网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的地形地貌、认识新疆的环境,特别是户外和旅游爱好者可以在旅游前一睹新疆的全貌,对新疆旅游业的开发有一定的好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自治区的农业发展、公路铁路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矿山开发服务,使它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高。 (王蓓 孙亚娟)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Copyright.2009新ICP备05000743号
电话:0991-7885307 E-mail:goff@ms.xjb.ac.cn
地址: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编:830011